现行就业趋势下海归是否仍然属于市场急需人才?

海归,在过去属于精英一类的人群。人民网曾断言:“海归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然而如今早已时过境迁,尽管仍有源源不断的华人以拥有一分海外留学的经历为荣,现实却早已冷冷地将他们抛弃,海归人士的精英光环正在逐渐黯淡,甚至成为阻挡他们就业的屏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你一定会问

         回首海归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头顶的光环是有原因的。中国的第一批海归出现于清朝末期,在那个封闭不通的时代里,海归犹如为中国带来新鲜氧气的氧气罐。可以说没有那一批为了振兴国家和积极思变的洋务派,也不会有影响新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国的现代化的大学也难以成立。第一代的海归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思想变化,也带来了最新的科学知识。被扼住了命运咽喉的大龙,在最危急的关头,引领它翻身一战的不是那封建迂腐的思想,而是来自于德国法国美国独立运动思想的结晶,来自于生存在国外思想中乌托邦无数次实验之后实体化的哲学思维。

然而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闭塞落后的中国了,海外留学人士年年都有,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条件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外留学人士的光环正在一点点地被削弱。曾经只有最优秀最聪明还要有足够的背景才能出国,如今出国的门槛低到只要有足够的经费负担得起各种费用便可以,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难免有急于求成将海外镀金当做填补其急功近利思想的法宝,而失去了求学的初衷,最终完成了比较畸形的留学人士和质量低下的海归。

难道只是有外出留学的经验就可以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了吗?并不是,在我国急需发展向大国强国迈进的路程中,国内市场需要的海归人士,仍是有能力有水平并且可以适应国情的人才。并非国内就业市场苛刻,而是海归这个群体已经由精英日益地普遍化。普遍化的结果表示海归不再是曾经带有光环的精英人士,而成了一样要被挑选被试用的普通人。

想当初,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本土人士到海外留学人士过渡的过程中,每一位留学的学生都需要经过比普通学生压力百倍的磨练,从语言到文化,从礼仪到修养,有一项不合格便要承受生活带来的风险,语言不通,心理上的阻碍得不到疏解,哪怕克服了种种,在国外也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曾经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了融入异邦耗费大量的心力,如果说海归人士同普通青年的最大区别,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有国外的生活经验比较熟悉一部分外国人的心理。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这些信息素已经成为外国文化的一环渗入大学课堂成为一个普通大学生都有耳闻的非特殊环境信息。

如今的市场,国外的管理经验已经在日益完备,海归就业市场也正在逐渐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对很多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能快速了解企业文化并迅速融入为企业带来可持续性利益的人才,而刚刚留学归来的海归在迅速适应国内文化方面是最大短板,同时他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并不会有大部分国内毕业生的清楚,对于海归人士,自身的优秀并不意味着在哪个环境下都是如此,国内的就业环境有着异于国外的特点和复杂。

对于海外留学人士的考验还不止于此中国的国情与文化甚至于传统决定了中国企业管理的一些特殊方式同国外的文化是反过来的,到了这样的环境下,一旦海归面临的抉择,势必要有一番思想上的斗争,而这样的斗争在国内是鲜少有人会去理解的。当留学回来的你去质疑企业多年的传统,去批判你眼中的畸形时,企业已经可以判断你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了,因为企业不需要思想家,而是从工作中体现自己价值的人,而这种实际性的需求又往往会同表面上的文化相矛盾。

不止是海归人数在逐年增长,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由外国向中国移民的人也在不断增加,而中国的文化上显然是比起海归更能包容外裔人士。海归本身其实是一个带有歧视性质的褒义词。可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于从前生长在中国本土却求学过程中换了思想血液改变了文化土壤最后又返乡求职的人是会有一定排斥心理的。

就业是当今社会上对于每年将近1500万本科毕业外加中专毕业的毕业生是十分严峻的问题,社会能提供的岗位远远不够安排国内学生就业,加上一部分产业的产能收缩带来大批下岗职工,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不允许给任何一位年轻人温存的说法。

中国市场并不缺人才,无论海归还是精英。中国市场真正缺乏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带领这一代即将失业毕业生打下一片属于自己天空的创新型人才。